甚麼是同理心?

不少親子教養都強調要培養有同理心的孩子,而其中一個「世界小小公民」的必要特質也是同理心。但到底甚麼是同理心呢?是不是多做善事多捐錢,就是有同理心呢?遇到露宿時說:「我覺得他很慘!」這是不是同理心呢?


我們試用以下幾點說明甚麼是同理心。


  • 設身處地,將心比心
  • 「如果你是他,你會有何感受呢?」即換位思考,我們試著站在對方的角色、立場、處景,了解對方的經歷和感受。「居住在狹小的劏房中,在炎熱的夏天,他們或者會感覺很熱。」「旱災令糧食短缺,災民或許很擔憂。」「如果我是工廠工人,但遇到很差和不公平的待遇,我一定很生氣。」

  • 不只是我,還有我們
  • 同理心的出現因為人與人之間產生了連結。我們很容易對認識的人產生同理心,因為我們知道他是誰、認識他的背景。不過同理心不分對象,包括自己陌生的人,他們可以是街頭遇見的露宿者、在義工時探訪的長者、在新聞報導中看到災民、正受氣候變化威脅的太平洋小島居民等。

  • 同理心和同情心不一樣
  • 如果你只是覺得露宿者很慘,那只是同情。但如以同理心看露宿者,你會選擇與他們同行,了解他們真正的困難和需要,例如他們面對著家庭問題、住屋問題、求職問題等,他們除了需要金錢和物資,更需要關心和機會。

  • 同理心需要觀察和傾聽
  • 有時我們會很快就判斷對方的感受,但同理心需要細心地、有耐性地觀察和聆聽,從而了解對方的真正感受和需要。

  • 尊重別人的感受
  • 我們要接受對方的感受和需要,避免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判斷加諸在對方身上。


當你有同理心,面對世界這麼多貧窮和不平等的事情時,你會更懂得理解和兼顧別人以至弱勢社群,思考出更貼近他們需要的解決方法。

世界小小公民同理心世界公民